2019-10-26
經歷了上半年業績集體下滑后,隨著豬肉價格的上漲,第三季度我國生豬養殖企業邁入盈利期。截至10月19日,六家生豬養殖企業公布了第三季度業績報告及預告,生豬養殖企業業績呈現整體飄紅態勢,幾乎所有企業的凈利潤同比增速均超過100%。不過,隨著一系列穩定豬肉價格的措施相繼出臺,豬肉價格將逐步回歸正常區間。生豬養殖企業靠豬肉價格撐起來的“好日子”還能持續多久?
業績“反轉”
目前,A股上市的六大生豬養殖企業全部發布了今年第三季度業績報告或預告,總體來看,企業業績一片飄紅,尤其是第三季度的凈利潤增速與去年同期相比幾乎全部超過100%。
其中,業績增速最快的是天邦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天邦股份),該公司當季實現凈利潤3.79億元,同比增長841.9%。其次是牧原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牧原股份),該公司當季實現凈利潤15.43億元,同比增加259.71%;此外,深圳市金新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當季預計實現凈利潤1470萬-2070萬元,同比增長180%-212%。
其余三家企業的凈利潤增速也在快車道上。溫氏食品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當季預計實現凈利潤45.67億-47.67億元,同比增長130.36%-140.45%;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希望)當季預計實現凈利潤13.5億-14.5億元,同比增長123.25%-139.79%;江西正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正邦股份)當季預計實現凈利潤3.2億-3.3億元,同比增長41.53%-45.95%。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六家生豬養殖企業中,上半年有三家處于虧損狀態,但是在第三季度出現了業績“反轉”,實現扭虧為盈。數據顯示,天邦股份在上半年虧損了3.67億元;牧原股份上半年虧損1.56億元;正邦股份上半年虧損2.75億元。其中,天邦股份表示,業績變動主要原因是生豬業務盈利水平提升以及轉讓資產獲利。
量價齊升
毫無疑問,豬肉價格上漲是生豬養殖企業業績飄紅的主要原因。我國豬肉價格在今年二、三季度一直保持上漲態勢。
行業首席分析師馮永輝對中國商報記者介紹,今年年初,受非洲豬瘟影響,我國生豬存欄量大幅下降,導致豬肉價格大幅度上漲,帶來了生豬養殖行業整體盈利水平提高。
除豬肉價格因素外,第三季度以來,生豬出欄量的上漲也推動幾大生豬養殖企業的業績回升。例如,新希望在財報中表示,報告期內,公司養豬產業生豬出欄數量穩步提升,且受行情影響,生豬銷售價格持續上漲,公司養豬產業銷售利潤上漲。
牧原股份財報也顯示,公司第三季度業績增長主要是本期銷售量和價格同比增加所致。今年1月至9月份共銷售生豬793.15萬頭,其中商品豬680.25萬頭,仔豬112.20萬頭,種豬7000頭; 價格同比上漲18.69%。
馮永輝透露,目前,全國范圍內非洲豬瘟疫情趨于平穩,生豬存欄量見底回升。實際上,早在今年四五月份,這些大型生豬養殖企業開始就已經開始進行產能擴充,這為其第三季度的銷售打下了基礎。
“從市場調查來看,一頭110公斤左右自繁自養的豬售價達到3000-4000元,而成本只有1300-1400元,平均每頭豬凈賺2000多元。目前,只要有一定生豬存欄量的企業幾乎都能實現盈利,存欄量越大的企業盈利越多。”馮永輝對中國商報記者如是說。
業績或將持續向好
從目前形勢預計,第四季度豬肉價格仍將保持高位,生豬養殖企業的業績也將繼續向好。馮永輝表示,“第四季度是豬肉消費旺季,加之生豬出欄量也會得到很大釋放,預計第四季度生豬養殖企業業績將持續向好。”
馮永輝對中國商報記者表示,從長期來看,由于政府采取了包括投放儲備肉、鼓勵行業復產、增加生豬存欄量等多項舉措,未來豬肉價格將逐步回歸到合理區間。
深圳中為智研咨詢有限公司研究員鄭磊對中國商報記者分析道,一方面,高企的豬肉價格將會抑制部分消費;另一方面,豬肉供應開始逐步恢復到正常水平。因此,從長期來看,生豬養殖企業的高盈利態勢恐難長久持續。
而中泰證券分析師陳奇在研報中表示,“目前豬肉價格對股價的提振作用非常有限,生豬養殖股周期邏輯已經結束并轉向成長,未來一定是得母豬者得天下,第四季度市場預期差依舊來自于各企業今年年底的能繁母豬存欄量。”
引人關注的是,10月21日,國家發改委新聞發言人袁達在發布會上表示,近期,擬先行下達中央預算內投資3億元,對符合條件的生豬規?;B殖場和種豬場給予補助。在該消息的刺激下,當日A股的豬肉板塊多股漲停。
版權所有:Copyright © 2019-2023 河南大德畜牧養殖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電話:0396-3325566
地址:河南省駐馬店市驛城區金河街道天中山大道學府大廈 ICP備案編號: 豫ICP備19045440號-1 技術支持:春秋科技